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居住空間

(本文刋於2012年9月30日澳門日報)
    建築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本想先探討一些關於建築的理論問題,但怕太過學術,一開始就大灌冷知識嚇走讀者,所以我選了大家日常接觸最多的居住空間作為切入點。
    那 天午餐答應了寫專欄的任務,回程途中走過南灣舊法院,颱風剛過,有點兒空閒,可順道入內觀看當代藝術展覽。當走到香港藝術家的展區,我被那售樓廣吿吸引。 近年港澳兩地同樣面對住屋的問題,由於作品題材跟生活太相關,不用閱讀作品說明都能理解其用意。錄像片子採用了推售樓盤的廣吿手法,將一個只有十六點四平 方呎的板間房包裝成奢華豪宅示範單位,通過作品除了能理解到藝術家對現今物質主義社會的虛偽包裝及香港地產霸權的諷刺與批判,亦引起我對城市居住空間的思 考。
    隨着近年的經濟急速發展,澳門的樓價屢創新高,置業難成了社會的一個熱問題。在私人樓宇二手樓呎價超過三千元的年代,有意見認為若政府放寬私人樓宇單位的面積限制,讓發展業界能多建細面積樓宇,以此方法可降低樓宇的售價及增加單位供應量,從而降低上車的門檻。
    讀者或不知,政府對住宅單位間隔的可使用面積是有規定的。對於私人樓宇兩房一廳,廳的可使用面積最少要有十二平方米,睡房不能少於九平方米,廚房不少於四平方米,另外,還規定房間最窄不能少於二米,廚房不能少於一點六米;長與寬之間的比例不能超過兩倍。
    看了一大堆數字,先不用擔心未能完全消化,可先記下來作為日後看樓時的參數。
    可能大家想問,為何政府要有這樣的規定?其實,政府是要保障單位間隔的採光、通風條件和適當的居住空間,實在是對房屋使用者的考慮。
    不知有否留意,坊間常使用英尺作為建築面積的單位,這除了與巿場的呎價制定有關外,大家有否察覺英尺與人的身體尺度的關係:一英尺約相等於成人腳掌的長度。
    政府規定房間最窄不少於兩米,即約六呎半,其實與成人身高相關,即是可讓人在這個闊度完全伸展躺下;而人的身高與其雙手直伸展開的闊度相若,大於兩米的闊度不使人感到空間的壓抑。
    雖然現今社會變得金錢至上,生活空間也應考慮人的因素,住房的設計請不要以銀為本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