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集合住宅(上)

(本文刊於2012年10月21日“澳門日報”第C02版)
    集合住宅的設計是現代建築師們的一大硏究課題,這與建築設計走向大衆及與二次大戰後各國面臨解決居住需求問題有關,當然也受社會主義的政治理念影響。
    我想,讀者應該對集合住宅的建築形態有一定的了解,現時澳門不論私人樓宇、公共房屋,大多以集合住宅的形式興建。
    顧名思義,集合住宅就是三個住宅單位以上的建築單元建在一起,具有共同基地及共同空間設施,形成一個集合的建築形態。澳門大部分居民生活的大廈,不論是透天連棟、獨棟或公寓大廈均為集合住宅。
    讀者可能會問,這樣的樓宇不就是將不同大小的單位以走廊或通道連接起來,加上樓梯及升降機,再在地面設置公用入口大堂而成嗎?為何會成為現代建築師的重要硏究課題?
    事實上,只要達到居住的功能,上述的建造法是能滿足需求的,而且澳門大部分樓宇,包括公屋、私樓以至豪宅都以這方法設計。但是,除了滿足基本功能,怎樣能使建築人性化、具社區性、能讓居民產生歸屬感、集合住宅能形成居住的聚落社群,這些才是最花思考的問題。
    記得中學階段,由於生活在望廈一帶,落成於一九八八年,由葡籍建築師Carlos Moreno(馬錦途)規劃設計的望廈平民新邨是我常常經過的地方,其中那座亭子形的小圖書館,亦給了我尋找知識的時光。
    雖 然當時對建築一無所知,亦未決定中學以後的去向,但走進望廈屋邨,我注意到建築物所形成的環境與居民的生活關係。四楝七層高的樓宇在四面排佈,並圍合形成 一個無汽車的中庭空間,其中設有球場、圖書館等社區設施,栽有樹木,面向這空間的地面層設有社區服務中心,向街的一面則設有店舖。建築物的尺度適中,陽光 能照到中庭與走廊,六百五十個單位人口約千五至二千人的社區,生活於像放大了的四合院,居民在屋邨形成聚落社群。
    當時雖然也見識過鄰埠的屋苑,但從建築物所形成的社區生活環境、空間尺度,我認為,望廈平民新邨的設計比當時的很多私樓更具環境質素,曾是本澳集合住宅設計的良好範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