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社區性與歸屬感(上)

(本文刊於2012年11月4日“澳門日報”第C02版)
    上文談及集合住宅除了實現其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還涉及對社區性與歸屬感的營造。
    究竟建築設計怎樣能達成上述的目標?我們首先看看傳統建築怎樣處理上述的問題。
    中國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民居,利用形制及體量相近的單元建築物,以一個中心庭院空間為核心,於四個主要方位有序佈置,形成一個旣強調秩序,又具有強烈向心性的空間結構。
    四合院傳統上是一個家族的居住形態,建築物的排佈及座向,除了考慮各族人在家族中相應的地位外,空間的編排亦增強了族人對家族的凝聚力與歸屬感,有效處理了各成員生活上的相對獨立性與其之間的群聚性,四合院的建築形式代表了中華民族同宗同緣的聚集居住典型空間。
    這個典型設計在中國各地出現一些發展及演變,雖然衍生的形態存有差異,但其對強化族人聯繫的基本原則均保持不變。
    在 南方沿海地區,我們可以看到福建的土樓。土樓的規模相比北京的四合院宏大,居住的人口也較多,但是不論以方形或圓形作為整體平面設計,其空間安排亦以強化 族人相互關顧為基礎,獨立的單元房屋相互依靠,一戶戶並列,圍合成一個整體。土樓中央設有宗祠,並開有水井及作為曬場的公用空間,以便族人舉行聚會與日常 的交流。
    澳門城市昔日華洋雜處,在華人生活的傳統街區,尤其在沿內港的沙梨頭、十月初五街、關前街、營地大街、福隆街區、下環街一帶,里、圍的聚落形態最為常見,華人生活的里、圍最初也是以同鄕族人聚居的方式而建設的一種城市空間類型。
    今 天,我們走進下環區的六屋圍,仍然可從破落的屋宇間看到這種本地華人聚居的生活模式:兩排獨立的民房在院子兩側相互依靠,沿院子並列排佈,向外街的一端設 有閘門以保障整個聚落的安全。圍內院子開有水井,院子旣是居民進出的公用通道,亦是相互交往的地方。圍中房屋的大門均開向院子,日間大門常開,孩童在院內 玩耍,屋內的長輩可直接監察小孩,而且昔日鄰里關係較密切,事事相互照顧,若有外來人進出會被即時察覺。院子內居民會種植各類花果,加設枱櫈,整個圍就成 為城市中一個小小的獨立村落。
    看過傳統的群居建築形態,再看看我們現今身邊的集合住宅的普遍設計,究竟現今的設計是否回應了社區性與歸屬感的營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