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集合住宅(下)

(本文刊於2012年10月28日“澳門日報”第C02版)
    說起本澳集合住宅的設計,不能不提一九八四年落成的筷子基平民大廈,整個公共房屋的規劃及建築設計,由葡籍建築師 Manuel Vicente(韋先禮)及Paulo Sanmarful負責,這個項目曾獲國際奬項,數年前政府決定將其清拆前,曾引起本澳葡語傳媒及 葡籍專業人士的議論,究竟這個項目在集合住宅的設計課題硏究有何獨特意義?
    根據設計團隊在雜誌的記述,這項規劃工作利用低造價,建設當時的高密度人口住宅環境,同時延伸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在基地上的早期兩層高住宅建築窄長的風韻,並力求設計複雜且具深度的建築。
    整 個項目由兩棟公寓組成,並以其作框架,中央闢作人行步道內庭,其兩側是提供住戶使用的購物與休閒設施。車輛交通環繞中庭的外緣並能直通住宅大樓的地下層停 車場。雖然是低成本的公共住房項目,設計努力跳脫重複排列同一單元的單調模式,注重空間的設計質量,並且讓時間介入,由居民在私有空間逐漸地發展歸屬感, 而且採用狹長的天井將陽光引進到走廊,在狹長的走廊上製造了韻律。
    從樓層平面看,兩楝大樓雖然窄長,但每棟可再分成四個大小不一的單元,每個單元獨自形成一個四合院,設計旣獨立又連貫,最後兩棟大樓形成一個社區。
    這項設計已不只是簡單地滿足居住功能的單元組疊方案,而是深入考慮了居民社區性與歸屬感的營建。
    正如韋先禮在一次訪談中闡述,建築對於他是詮釋人與時間、環境的關係,與社會息息相關,是動線與造型的互動,室內外之交替。
    我不是葡國建築師的粉絲,也不是刻意緬懷昔日的事物,或將過去浪漫化。
    事代變遷,城市發展,事物新老更替是必然規律。但是,當發展過度,在今天只追求建造數量的時候,我們會否停一停,細心察看、思考,城市的發展目的為何?探討一下本澳的集合住宅,不單是公共房屋、私人樓宇以至浮華包裝的豪宅,設計是否眞正考慮了社區性的營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