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社區性與歸屬感(下)

(本文刊於2012年11月11日“澳門日報”第C02版)
    基於商業的最大利益,現今樓宇的公用空間設計一般不被重視,公用空間經常被設計成連接同層各戶的狹窄、封閉的通道。讓我們想想,從大廈入口到達自家門戶,所經過的一系列空間是怎樣的?空間的設計是否有助鄰里間的交流?
    其實,面對現時集合住宅的普遍平面設計,讓我想到酒店公寓的空間排佈。酒店是一種完全不用考慮社區性與歸屬感的建築類型,在旅途中的遊客不會對暫住的地方有任何感情上的關聯。
    我想大家都有出外旅遊入住酒店的經驗吧!對酒店的建築空間安排應該有點認知。
    不 論何種等級,酒店一般設有大堂以供住客進出、辦理住房等手續,大堂可能會設有休息、等待、餐飮的區域,升降機直接連貫大堂至客房層,而每層客房主要由直長 的走廊通道將客人引領到入住的房間。客房層有樓梯上下相通,但一般情況下,客人甚少使用樓梯。每戶客房就是一個獨立的居住單元,內部有寢室、洗手間、工作 枱等設施,客房與外部基本上不需要任何關聯,住客留宿的期間,不需亦不希望受到其他房客的打擾。
    可見,酒店公寓的建築形態是非常強調居住單元的獨立性。
    請讀者看看正在居住的樓宇與上述的酒店公寓設計是否相似?據我所知,有些住宅樓宇起初是設計用作酒店的,當興建接近完成時才改作集合住宅大廈;而有些住宅樓宇的設計,更直接採用了酒店公寓的平面。
    這種只強調單位住戶的獨立性而很少考慮集合住宅的社區性與歸屬感的建築設計,如果大量地佔據城市,將會帶給城市怎樣的社區生活環境?
    然而,生活在這個目標要成為“世界級”的旅遊城市,居民也可以只抱着旅程中暫居的心態,尤其當城市中能產生歸屬感的生活場所與空間,在發展下一個個地消失!
    當然,面對建築設計對社區性與歸屬感的忽略,住戶也可以透過組織業主會等手段,加強住戶之間的溝通與聯繫,及對大廈管理與樓宇的關注。
    之前曾以望廈及筷子基的兩個公共房屋為例,闡明設計師借鑑傳統建築,將昔日能創造社區性與歸屬感的空間模型,運用到現代的住房設計。
    今天,我們面對大量集合住宅的興建,居民對自身生活的樓宇、社區、以至城市有多大關注?建築與城市設計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或者,當整楝樓房居民面對共同的巨大問題時,這種社區的凝聚力才會再次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