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步行·系統(上)

(本文刊於2013年2月10日“澳門日報”第E10版)
     有汽車之前,城市的公共空間主要是為行人而設的,當街道日漸被機動車輛佔據、步行環境日漸不安全的時候,人們開始想到在城市中建造新的步行環境。

    其中,脫離地面交通、被升高及獨立的行人專用走廊成為一個解決辦法。這種曾在科幻電影中未來城市出現的多層交通道路網的概念,在近二十年的一些城市發展,尤其在亞洲的城市中逐漸成為現實。

    將各種交通功能獨立劃分的想法,完全合符現代主義城市功能各自分離的思維邏輯。我首次接觸到的這類系統,是在鄰埠香港:地鐵、大型行車天橋等等交通設施,對於當時的一個中學生而言,是“先進”與“理想”城市的景象。

    有年大學暑假回澳,在香港接觸到那條由中環碼頭連接到金鐘、又可到半山的“行人走廊”,在這系統中,行人不用受日曬雨淋,又不需橫過馬路便能快捷方便地在交通網絡中遊走,在炎熱的季節還可進入有空調的商廈、商場及地鐵站,對讀建築的我,看到上述的設計自然地成為了心目中“未來都市”的發展模式。每次往港探望半山的親友,我都會使用這個非常方便的系統。

    直到有次因事要在系統中途走到地面的城市街道,才讓我重新認識這便捷系統的缺點。走在經常只在上空穿越的街區,我發現地面的許多被忽略了的特色街巷、各種店舖,以及街區多姿多彩的眞實生活,尤其是沿着長長的麻石階梯兩旁售賣各類日常用品的攤檔。

    我經常在這個街區上空路過,卻從未發現街區的特色,因為我平常只採用了一個與城市脫離的、只為解決交通功能而設計的行人系統。在系統中,人們匆匆而過,在向上通行的扶手電梯中,隔着走廊外側的磨砂玻璃,有時只能看到鄰近大廈外牆的廣吿招牌、設在樓上商舖的玻璃廚窗,但是,對於城市的生活,在走廊上有一種“雖近卻遠”的疏離感,始終,這個系統脫離城市其他功能,而只是為交通功能而建設的行人走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