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別了,尼邁耶(上)

(本文刊於2013年1月13日“澳門日報”第C08版)
     執筆開始寫這篇文稿的時候,離二○一二年的最後一次日落只有幾個小時。在一年快將終結的時候,從電子郵件中得知,就在剛過去的十二月初,一位對世界建築有過重大影響的建築師,以將近一百○五歲的高齡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活到廿一世紀的幾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中,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是其中的一位。可能讀者從未聽過他的名字,我念建築初期也不知道。

    記得那年剛升二年級,建築學院從舊城區搬進了近郊的新校舍。有天早上我與友人在戶外等候上課,遠遠看到校長和幾位上了年紀的人正向我們的方向走來,當這群人快要走過我們面前,校長發現了我這個東方面孔的學生,他們停了下來問:來自東方的年輕人,你知道我身旁的這位老人家是唯?

    我望了那位老人一眼,再回顧身旁的朋友,我們齊聲答:不知道。

    校長得悉我來自遠方的澳門,向我們簡短地介紹了這位當時已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原來,他就是一九六○年建造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的其中一位設計者奧斯卡·尼邁耶,他在該城市負責設計了大多數的公共建築物,而巴西利亞在落成後不足三十年,便於一九八七年被聯合國敎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可能有讀者會提出疑問:世遺不是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跡才有資格申報嗎?落成不足二十年、用鋼筋水泥建設的現代城市也能夠成為世遺?

    是,巴西利亞可以,它是城市設計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這座城市有何特別?

    記得有年的復活節我到友人的家過節,友人父親知道我讀建築,吿訴我巴西利亞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城市:那兒分區清晰、道路寬闊、多綠化,開車到城市每處地方都極方便,最完美是沒有塞車,提醒我日後一定要去看看。

    可惜直到現在仍未有機會走訪,不過後來我才知道,那個“完美”的城市一點也沒有以人為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