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從新馬路特展想起(一)

(本文刊於2012年12月16日“澳門日報”第C02版)
     上月路過新馬路民署大樓,看到正在舉行的一個關於新馬路專題展覽,展示的內容對於本澳老一輩的居民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而展出的物品。據介紹是過去一年透過向社會公開徵集而得,有居民捐出,亦有由老街坊暫時借出,像是與衆分享家中珍藏。經過主辦部門的整理分類後,一些曾經很平常的物品,靜靜地躱在展櫃的玻璃後面,向參觀者訴說出新馬路自上世紀初被規劃開闢後,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及街區一些老店舖的故事,這些故事,其實就是我們城市一個世紀發展的縮影。

    一條曾經是城中地標的街道,一些曾經為人熟悉的日常生活,在現今城市高速的發展之中、在商業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的確會勾起不少居民對往昔生活的懷緬之情。

    有天早上不經意地,在早晨節目中看到負責展覽的民署人員的訪談,其中分享了一些有關收集展覽物品時遇到的一些趣事。我對其闡述最深刻的,是關於民署工作人員到新馬路區一間傳統商店的採訪,在早上數小時的採訪中,工作人員沒有在商店碰到一個顧客,正當接近採訪結束,才見到一位老街坊走進小店,買了一件襯衫,這老街坊買了東西後並非馬上離開,卻是與店主閒聊了數十分鐘。這樣的情景,在這個城市未變得國際化之前,是十分平常的;現在,在一些老街區仍然可會發生,但已變得逐漸珍稀。

    昔日澳門的衆多老字號,均是以街坊為營業對象,買賣東西搭上閒話家常,反映了城市的人情味。

    新馬路雖然是地標性街道,店舖賣的商品,卻基本上以居民的日常生活物品為主,當然,靠近內港一端,也售賣包括鹹魚、杏仁餠等曾經是手信的貨品。

    從展覽可知,短短的一條新馬路曾經開有兩座戲院,亦有不少洋服、布疋店,而上海師傅理髮店、鞋店、書店、餠店、酒店茶樓、西式餐廳、銀號,當然當舖及賭場也有,各式各樣。新馬路曾經是一條城中最時髦的消費街道,但那兒並不只是為了迎合遊客,而是與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現在,再走到同一條馬路,靠近議事亭前地的一段仍然熱鬧非常,但走過了營地大街的街口,後段則迎來人跡疏落的新馬路,尤其在入夜之後,雖然近年在內港十六號舊碼頭處建成了酒店及娛樂場所,馬路後段冷清的情況卻未有轉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