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從新馬路特展想起(三)

(本文刊於2012年12月30日“澳門日報”第C10版)
    執筆續寫之前,無意中在電視看到關於議事亭前地一帶行人專區商舖租金情況的報道,從受訪的地產行業人員口中,得悉有三十多間國際品牌店正等候進駐這個旅遊核心區域,只是現時還未有足夠的舖位吸納,而且,區內商舖最高的租金,可達至月租二百八十多萬。

    從自然界汰弱留強的存在規律來看,便很容易理解為何該區的不少做街坊生意、為人熟悉的老店舖面對着這樣的租金壓力,而最終都相繼失守,或是結束營業,又或是被迫遷至二、三線的街道,能夠留在澳門地標性中心的議事亭前地,只有具雄厚經濟實力的國際品牌店,或是經營高獲利的例如金飾、珠寳、名錶等商店。當然,這個區域的商業已經與居民一般生活的距離愈拉愈遠,面對的顧客也只是在街上不斷擠身而過的遊客。

    相對這核心區的蓬勃發展,鄰近的許多街道卻是人跡疏落,商戶與所在的坊會、社團眼見如此大的反差情況,均想盡辦法,或參考國內外城市的活化方法,或在街區組織舉行特色活動,試圖吸引人流入區,效果卻曇花一現,活動過後街區又回復平靜。政府不同的部門亦各施辦法,有為街道不斷美化,改善街區環境及增加旅遊吸引景點,修葺舊建築外觀,或增設城市雕塑、陳列展示館等,藉此吸引遊客入區。然而,運用美化增加景點的辦法,一定程度上吸引到愛攝影及懷舊的人,但離街區恢復舊有的生命力仍有漫長的路程。

    面對許多老街道一半以上的店舖已不再營業,要回復街區的經濟活力,單靠舉辦特色活動、街道美化或景點化的方法足夠嗎?

    數年前因工作需要,我走訪過新馬路後段近內港及福隆新街的一些街道,從居民及商戶口中,了解到街區經濟由盛轉衰的一些實況。

    據自上一代已生活在那裏的一些居民憶述,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街區白天及入夜後都人流不絕,福隆新街不是現在的只有售賣手信與面對遊客的店舖,而且,除了近新馬路開有娛樂場,街區內的清平戲院亦在晩上帶來人潮,帶旺整區做晩飯與宵夜生意的店舖;而在內港客運碼頭仍然運作的年代,街區的旅店、商店生意都非常蓬勃,當然還包括那些尋花問柳的場所。

    隨着內港碼頭客運功能的遷離,娛樂場的撤走及清平戲院的結業,福隆新街雖然不至人跡稀疏,但整個街區與昔日繁盛的景象對比,已經相去甚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